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

发布时间:2025-07-09 17:02|栏目: 新闻动态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卓越的教师,经常需要运用教学方案。制定教学方案需遵循教学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教学目标,从而解答教学内容的选择。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教学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汇编的小学六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方案(精选三篇),期待能为各位提供助力。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

本课程内容涉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节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形式,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表面积的计算。

通过参与观察、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力以及探索等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领会长方体展开图中各个面与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同时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技巧,进而解决与表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增进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同时锻炼他们进行比较、观察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图,并熟悉它们表面积的计算技巧。

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表面积的计算技巧来处理实际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技能。

教学资源:

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件。这些图形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老师打算用彩纸将它们包裹起来,但不确定至少需要多少彩纸。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计算这两个立体图形六个面的总面积,就能知道至少需要多少彩纸。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六个面加总后形成的面积,我们称之为它们的表面积。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请在黑板上写下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设想一下,若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纸盒摊开,它们会呈现出何种图形?不妨合上双眼,进行一番想象。

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纸盒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的六个面,这些面的展开图呈现如下(展示展开图),这与您心中的想象一致吗?

请各位同学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这些方位词,来标记出物体的六个不同面。其中一位同学负责在黑板上进行标注。

哪两个面的面积相同?比如,顶部和底部的面积是一样的;同样,左侧和右侧的面积也是相同的;至于前方和后方的面积,它们也是相等的。那么,底面的长度和宽度与长方体内部的长、宽、高之间有何关联?前表面的情况又是如何?后表面的情况又是如何?

当长方体的尺寸为8米、5米、2米时,如何计算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计算顶面或底面面积时,将5米乘以2米,这是在计算哪个面的面积?而将8米乘以2米,又是计算哪个面的面积?

2.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你现在能否计算出这个长方体包装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彩纸呢?

(2)汇报:

六个面加起来;

相对的面只算一个再乘2;

(长×宽+长×高+宽×高)×2;

你偏好使用哪种计算方式?能分享一下你的选择依据吗?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是这样的:先将长乘以宽、长乘以高、宽乘以高这三项相加,然后将得到的结果乘以2。

经过深入探究,我们揭示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其各个面的尺寸紧密相连,这实际上就是与长、宽、高这三个维度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精确确定每个面的长度和宽度,以确保计算无误。

实际上,我认为这第一种方式是最基础的技巧,而且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针对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讲解如何计算教学用正方体的表面积。你是否掌握了求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又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按要求计算各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和表面积。

(1)全图

(2)半图

计算四个面的整体面积。该正方体饼干盒的每条棱长为30厘米,若在其周围贴上商标纸,所需的最小商标纸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厘米?

第13题,将一个长方体切割成两个不同的立体形状,这两个新形状的表面积总和相较于原始长方体,额外增加了两个截面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哪些内容?大家有何心得体会?遇到哪些疑问?对感兴趣的同学来说,课后不妨深入研究一番。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请参阅教材第16页的例题5以及相关的“试一试”和“练一练”部分,同时完成练习四中的第6至10题,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让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观察、分析、提炼、总结以及交流等环节中,学生能够体会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特点,并逐步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在学习与探索的实践中,他们也将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应该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个面之和。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面积,谁还记得?

2、计算下面物体的'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5分米。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探索领悟,总结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定几个面的面积进行计算。

展示一个长5分米的、宽3分米、高3.5分米的长方体鱼缸。为了制作这样一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1、 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提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这个鱼缸的.表面积。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必须确定要计算多少个表面的总面积?同时,还需要找出哪两个表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学生交流,指名口答。

需先单独计算前、后、左、右以及下方的面积,并将它们相加;或者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然后从中减去上方的面积。

2、列式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你能说说你列式的根据吗?让学生明确算式的含义。

相机出示:

53.5+53+33.5+33.5+53

(53+53.5+33.5)2-53

在探讨过程中,是否还有其他可行的途径?挑选一种策略得出结论,然后大家相互分享讨论。

4、练一练:

本题要求学生认识到该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等于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总面积,这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面积之和。

第二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需要计算多少个面的面积总和,随后让他们独立完成计算,并指定某位同学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

三、巩固练习:

在练习四的第6题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求出哪些面的面积总和。依据所提供的条件,我们需要确定这些面的长度和宽度各是多少。随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这一解题过程。

四、课堂作业: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_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学

练习四中的第七题要求我们准确掌握木板的四个面,即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以及沙网的两个面,即前面和后面。

练习四的第8题要求我们注意教室地面的处理(这指的是对应长方体的底部),该部分无需进行粉刷;在计算出顶面以及四面墙壁的总面积之后,还需减去门窗和黑板所占的面积。

练习四中的第九题旨在指导学生明白,台阶所占用的地面面积等于各个台阶顶部面积的总和,具体计算为0.365平方米等于9平方米。至于铺设地砖所需面积,则需要将台阶顶部和前面的面积相加,计算结果为9平方米加上0.265平方米,总计为15平方米。

在进行练习四的第10题时,需提醒学生们使用厘米作为测量数据的单位。测得的数据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五、思考题:

学生需注意:该物体上所有成对相对面的面积完全一致。据此,计算表面积的公式为:(7+7+6)×2,结果为40平方厘米。按照规定,所需补成的最小正方体的边长应为3厘米。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的第33页到第34页,例1的内容需要完成“做一做”部分,以及练习六中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亲自实践,我们观察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形,从而深入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依据长方体的展开图形,可以准确描述各面的尺寸,并且了解它们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联,同时具备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能力。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表面积的计算技巧,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媒体准备

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牙膏盒。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重建表象

老师:在前面的两节课中,我们一起探讨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有哪些显著的特性呢?(长方体由六个面组成,……而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二、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膏盒、粉笔盒等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随处可见。那么,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需要用到多少纸板呢?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核心问题。现在,让我们在黑板上写下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提问:当你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演示操作、建立概念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

大家拿出长方体纸盒摸一摸,你能摸到几个面?(6个)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将这个长方形的纸盒沿着它的边缘剪开,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是否愿意亲自观察一下呢?现在,我将为大家演示这个过程。

沿着棱把长方体展开,你有什么发现?

立体图形已转变为平面图形,其表面展开后呈现为六个相连的长方形。

请大家仔细观察,将展开前那个长方体的各个面逐一展示出来,看看在展开之后,这些面分别对应着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左方还是右方。

在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2.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正方体形状的粉笔盒实物图,随后又向他们展示了剪裁好的正方体展开图,并提问道:你们在观察中发现了哪些新的东西?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四、学习新知,探索规律

1、明确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

问:既然长方体的六个面加起来的面积被称为其表面积,那么我们该如何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同学们需先对长方体进行观察,随后进行讨论:长方体的各个面的长度和宽度,它们与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2、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展示教学材料,教师提问:制作这个牙膏盒至少要用到多少硬纸板,这实际上是在求什么?(求牙膏盒的表面积大小)

请大家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合作完成。

请同学们将各种解题技巧逐一记录在黑板上,同时,请详细阐述每一步骤所计算的是哪个几何图形的面积。

比较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展示课件时,我们得知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长度的两倍加宽度的两倍,再加上长度的两倍与高度的乘积,最后再加上宽度的两倍与高度的乘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 +长×高 +宽×高)×2

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务必计算其六个面的总面积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可选用的方法众多,只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可。

老师问: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哪些尺寸?(长度、宽度、高度)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设计一款微波炉的外包装盒(参照右侧图示),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材料?

指导学生计算微波炉包装盒的面积,本质上是在求解该长方体表面的总面积。

老师:你们有没有留意到“至少”这两个字?有人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句子中加入这两个字吗?

在制作纸板箱的过程中,需设置粘合部位,而此处所说的“至少”并非包括粘合部分,仅需计算箱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即可。

亮亮家的简易衣柜尺寸为长0.75米、宽0.5米、高1.6米,需要为其更换布罩(底面除外,参照右图所示),请问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布料?

六、课堂小结 想象延伸

小结:各位同学,我们刚刚探讨了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需依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解题策略。例如,有时我们需要计算六个面的面积,有时则仅需五个面,甚至只需四个面的面积。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上、下:长×宽

前、后:长×高

左、右:宽×高

小学六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教学方案精选三篇相关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2-2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5篇)04-15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04-03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4-09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4-09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5-09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4-16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4-14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04-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说课稿12-25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