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新教材启用!一年级先学汉字再学拼音,生字量也有变化

发布时间:2025-07-09 13:03|栏目: 通知公告 |浏览次数:

新教材来了,一年级先学汉字再学拼音

一年级语文教材拼音学习顺序_初一上册语文课本拼音_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汉字学习

8月24日,在长沙,展示了今年新启用的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位于左侧)与过往版本的对比。摄影:杨旭记者。

华声在线长沙报道,新生踏入校园,领取新书总是一件充满期待的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以及初一新生(七年级)开始使用全新的5本教材,其中语文教材的变革尤为显著。一年级新生在语文学习上,不再是从一开始就接触拼音,而是先完成一个单元的识字课程,随后再学习拼音。此外,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本学期的初年级教材中,生字的数量由原先的400个减少至300个。

长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的周小青指出,今年秋季,中小学生将使用的新教材包括: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和《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及七年级的《语文》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和《中国历史》教材。

今年六月,湖南省教育厅发布了《湖南省2016年秋季中小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目录》的相关通知。该通知旨在执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在中小学增设法治知识课程的相关要求。自2016年开始,对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教材名称进行了统一调整,将其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学科起始年级使用新编、修订教材。

2016年的秋季学期,我国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们开始采用教育部颁布的《书法练习指导》作为教材,并逐年替换掉现行的《写字》教材。各市州在2015年秋季选定的版本基础上进行订购,不得擅自更换教材版本。而五至八年级的学生则继续使用《写字》教材。

刘兵,长沙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副所长,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研员,他指出,从2016年下学期起,全国将有数百万名学生开始使用这套由教育部直接编写的“部编本”语文教材。目前,这套教材不仅包括语文,还涵盖了德育和历史两门学科。“部编本”教材已经取代了之前的“人教版”,其覆盖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小学使用比例大约为50%,初中则达到了60%。今后,“部编本”覆盖区域将会逐年扩大。记者沈颢

先接触汉字,错开英文字母的学习

相较于2001年采用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在版式设计上初一上册语文课本拼音,“部编本”教材采用A4纸张,尺寸上比前者大了一圈,尽管如此,总页数却有所下降,原教材共有148页,而新教材仅有120页,减少了28页。另外,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收录的生字共有400个,而新版教材的生字数量减少至300个。这样的调整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几十年的传统中,语文课本的开篇总是以拼音“aoe”开场,而今年推行的新版教材在第一单元选择了“识字”这一主题,首课便教授“天、地、人”三个基本汉字。据专家透露,这一变革在试点区域的反响相当积极。一方面,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接触并记认了不少文字,当他们步入小学后,阅读简单的儿歌和识字过程相较于学习汉语拼音要简单得多,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的顺利过渡。在学生进行基础识字阶段,教师能够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特点,进而为汉语拼音的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也有助于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些教师反映,过去在拼音教学上颇感棘手,不仅要课堂上教授,还需家长监督学习,学生本人亦觉得过程乏味。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教研室主任邹玲静指出,新教材将“识字”融入众多生动活泼的场景之中,插图富有故事性和连贯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减轻了学习的难度。

邹玲静表示,新教材将“识字”课程置于首个单元,学生先学习识字,随后再学习拼音,这意在让学生明白拼音学习的目的是辅助识字。邹老师进一步分析,目前很多小学在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学生在初学26个字母时,很容易与同时进行的拼音学习产生混淆。因此,将拼音学习推迟至下一个单元,或许是为了避免与英语学习的时间冲突。记者沈颢。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经典课文回归

刘兵对最新版的语文教材进行了详尽的研读,发现其中所选文章着重体现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作品需具备经典地位、内容与形式俱佳、适合教学需求、同时紧跟时代潮流。他提到,“部编本”所收录的课文在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的同时,还注重了教学适用性,并且适当地融入了时代特色。

变化显著的一点是,传统文化类别的文章数量有所上升。从小学一年级起,学生便开始接触古诗文,整个小学阶段,六个年级共十二册教材中精选了124篇优秀的古诗文,这一比例达到了选篇总数的30%,相较于原先的人教版教材,增加了55篇,增长幅度高达80%。

初中阶段的古诗文选文共有124篇,这一数量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相较于之前的人教版教材,有所增加。不仅篇幅有所扩充,而且文体种类也更为丰富,涵盖了从《诗经》至清代诗文,包括古风、民歌、律诗、绝句以及词曲等,从诸子百家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时期的论文到唐宋时期的古文、明清时期的小品,各类作品均有收录。此外,革命传统教育的相关篇目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小学阶段,选文数量为40篇,而初中阶段则为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久违的经典作品再度回归。“《纪念白求恩》曾是课本中的常客,历经多年后虽被移除,但今年它又重返七年级的语文教材。”刘兵指出,这类作品依旧承载着时代的价值,因而继续赢得了编者的青睐。

此外,“部编本”语文教材正式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并强化了“课外阅读延伸”以及“名著选读”的内容初一上册语文课本拼音,着重提倡广泛阅读和精选阅读。例如,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就推出了“与大人共读”的活动,旨在与学前教育阶段相衔接,从而在初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几乎每个单元都会安排课外阅读的拓展内容。进入初中阶段,则对“名著选读”环节进行了强化,摒弃了以往“赏析体”的写作方式,转而强调“一书一法”的阅读方法。在每次“名著选读”课上,教师都会引导学生集中学习并掌握一种特定的读书技巧。

记者沈颢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