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中考改革透露哪些新信息?

发布时间:2025-07-03 06:02|栏目: 通知公告 |浏览次数: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推进中考制度的改革,同时,加速增加优质高中面向学校的招生名额。

中考综合改革是一项极其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项目。这项改革作为调整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将全面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并对基础教育环境进行重塑。我们希望通过本期的深入讨论,为各地的改革工作贡献更多的策略与灵感。——编者

《2024—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推动中考改革”。近期,北京、西安、成都、广州等城市相继发布了新的中考招生政策,其中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关注。

中考中招新方案改了什么

观察各地已发布的计划,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对总分及考试科目的精简、对分数分配及考试模式的调整、对招生录取程序的优化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健全等方面。

首先,对中考的科目和总分进行了调整。北京市在2025年的中考方案中,将总分从670分降至510分,并取消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使得科目数量从原来的10门减少至6门。而西安市则从2026年开始实施新的方案,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从计分科目中去除,使得科目总数从10门降至7门。非计分范围内的课程通常会被转变为评估项目,其重点在于评估学生的学科水平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最终的评价结果将以等级形式展示。

其次,对学科分数和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不少地区提升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所占的比重2025年初中升高中分数查询,例如,广州市计划自2027年开始,将语文和英语的分数上限从120分提升至140分,数学的分数上限则从120分增至150分。同时,多个地区增强了物理学科在评分体系中的重要性,北京和深圳等城市在2025年首次将物理实验操作的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此外,广州市还计划减少化学和历史学科的分数。河南省决定将生物和地理从考试科目调整为考查科目,并实行开卷考试制度。此外,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2027年,北京市中考体育的分数将从50分提升至60分,并计划在2029年进一步增至70分;湖南省则提出目标,要求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科目的权重,使其达到8%以上。

第三点,是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改进。众多地区在改进录取规范、扩充升学途径上进行了创新尝试。成都市区取消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志愿填报参考线”,合并了录取阶段,下调了最低投档门槛,同时公布了包括十种方式在内的措施,以拓宽高中录取的途径。北京市持续推行“登记入学”的试点工作,具备相应条件的学生能够免于中考,通过登记程序直接进入高中学习;同时,“贯通培养”计划在提前招生和指标分配招生环节均设置了8个志愿,而统一招生环节则设定了12个志愿。上海市在2025年新设立了5个中本贯通专业点和28个中高职贯通专业点。

第四点,是关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优化。众多方案中均明确指出,需依据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来制定相关要求。北京市明确,2025年起道德与法治课程将设立“综合素质评价日常行为”这一项,其分值为10分,此举标志着综合素质评价在北京市中考改革中的首次实施;而成都市则决定,今年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被纳入到指标到校生推荐环节、部分项目班的录取考量以及第二批次录取的参考依据。

新一轮中考改革的背后是什么

从多地中考改革方向来看,有几点变化值得关注:

中考改革2024—2035年_2025年初中升高中分数查询_中考中招新方案变化

降低中小学生的应试压力,促进教学内容的革新。“减负”始终是中考改革的关键目标。在近期多地区发布的中考改革计划中,最显著的调整在于对考试科目、分数分布以及考试形式的优化。这种“结构优化”显然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备考压力,对于那些需要考核的科目,学生无需再进行额外的补习和大量做题、机械训练。针对被纳入考核范围的科目,初中教育机构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来推进课程变革,提升学科间的融合度,实施以项目为基础和探究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新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得到更深入的贯彻执行。

加强人文学科与数学物理的根基教育,推动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习的核心目标已从单纯的“知识掌握”转变为通过知识学习来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与关键技能。在中考招生方案中,对科目及分数的调整反映了对于人文学科、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重视;并且,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也将对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效果。

拓宽升学途径,推动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自2023年起,各地通过增设和扩建普通高中、加快集团化办学步伐等措施,致力于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部分地区还尝试开设了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融合班和综合性高中。与此同时,中考改革亦与高中教育这一结构性调整相匹配,各地纷纷增加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并提升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在初中学校的分配比例。许多地区对职业普通融合班和综合高中制定了特定的招生分数线,例如,成都市已有至少九所综合高中,它们能够同时接纳报考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

掌握改革的步伐,彰显出稳定有序的原则。中考改革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保持稳定有序始终是核心导向,《纲要》亦重申了中考改革需“有序”进行。近年来,各地中考改革明显遵循了这一理念:改革方案依据地方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且提前三年进行布局,确保了政策的平稳过渡。观察此次公布的多个方案,不难发现改革举措在内容上呈现多方位出击、各有侧重的特点。多地正在对考试科目进行改革尝试。成都市专注于招生录取环节的优化与调整;北京市已连续两年推行“登记入学”的试点项目,在两个区的五所高中内小规模试验新的录取模式。在改革的步伐上,整体上呈现出“稳步推进”的策略,逐年实施一些细微的调整,这或许将成为未来中考改革的基本节奏。

推进中考中招改革还要做什么

实施《纲要》所规定的“构建立德树人的新框架”以及“提升和优化基础教育”的崭新目标,在中考招生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进行努力:

我们应更加注重综合配套措施,并推动从源头减轻负担。减轻负担作为中考改革的核心目标,直接体现在对考试科目的精简上。在全国范围内,中考内容的改革已经实现了阶段性成果,而减少计分科目的工作才刚刚起步。科目“瘦身”通常具有两面性,某些地区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能对不计分科目进行简化,这可能导致“群体性偏科”现象,故而加强管理和监督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中考科目内容的改革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的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高中阶段优质资源的缺乏,以及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中的唯分数、唯升学导向等问题。在接下来的步骤中2025年初中升高中分数查询,中考改革需同时促进高中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发展,并且要更加重视将其与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紧密融合。

我们应更加注重综合评估,以促进全面教育的发展。尽管目前许多地区已将综合素质评估纳入高中阶段,尤其是优质高中的关键考量因素,并逐步拓宽了评估范围,然而,学业水平考试中不计入总分的科目以及综合素质评估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影响仍然有限,中考改革在推动全面教育方面的导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某些地区对综合素质的评价仅划分为及格与不及格,及格即代表满分,导致出现了普遍的“全员满分”现象。在将来,我们应当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施更为个性化和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业水平考试中不计入总分的科目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多数高中录取的基础标准,以此引导学生发掘和培养个人兴趣与特长,以及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我们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招生方式,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伴随着普通高中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推进、集团化办学的普及、综合高中及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校等政策的实施,许多地区在分类招生和多元化录取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由于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不足,学校在同类层次上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过分强调“总分”的录取标准,这限制了录取渠道的多元化。这种现象似乎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循环。为了确保具备不同才能和需求的学生能够寻找到与其特质相匹配的教育途径,并搭建多元化的成才之路,我们有必要打破现有模式,拓展各类招生渠道,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开展多样化的发展。

强化中职招生力度,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需推动中职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机制,增强中职与初中在人才培养和招生宣传方面的协作,健全中职至高职、中职至本科的衔接培养体系,以丰富初中生的教育经历和升学路径。在综合高中和职普融通班级的招生中,可尝试打破传统的“双轨制”,强调综合素质评估的重要性,探索适应综合高中特点的招生办法。

郄芳,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而王烽,则是该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