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校务公开

易中天称教育部量化管理下中国大学成养鸡场,这是为何?

发布时间:2025-07-03 03:02|栏目: 校务公开 |浏览次数:

易中天这位“学术超男”再次发表高见:自教育部推行所谓的教学改革,即实施量化管理以来,我国的高校已经沦为了养鸡场。在这片鸡场中,教师们根本无暇专注于学术研究,亦无法悉心教导学生,他们整日忙于产蛋。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需要产出多少枚蛋;而要从副教授升至教授,还需再生产多少枚蛋。规定这些蛋必须在特定地点产出,诸如权威或核心类刊物。日复一日,他们数着这些蛋,就在不久前,他们忽然对你说:“嘿,你得产出一些‘创新型’的蛋!”我的回应是,去你的蛋!(4月22日《重庆晚报》)。

教授的身份,知名学者的地位,竟被带有“骂人”意味的言辞所触及,这让人颇感意外,然而,这种融入了“诙谐幽默”的表述手法,实则并无严重过错。更让我好奇的是,易中天教授为何会发表“中国大学如同养鸡场”的观点。无论是针对教育部所提教育改革的批评,还是对中国大学现状的指责,身处其中的易中天教授理应拥有发表意见的资格。由于他亲身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既亲身投入其中参与改革,也成为了改革的直接对象。他对此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大学不是养鸡场,对于改革的成果与不足,他自始至终都亲眼见证了这一切。若是一般人发表这样的言论,或许只会被人轻描淡写地一笑置之,然而,易中天若说出这样的话,却足以引发人们的深思。

客观而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成效并不显著。过去长期推行的教育产业化政策,使得学费高昂,众多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入学;培养出的学生,理论上水平不高;实际上,动手能力不足,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这也是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学与科研未能有效区分,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过分强调所谓的硬性指标,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幅下滑,正如易中天所言,高校变成了养鸡场。高校教师普遍致力于追求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业目标,却鲜少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这一首要任务中,如此一来大学不是养鸡场,又怎能培育出杰出的大学生呢?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而且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就业负担,还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

在昨晚(22日)播出的CCTV《新闻1+1》节目中,曝光了因硬性指标规定,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研究生毕业获取学位,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均需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这些论文需被收录在上级指定的目录中,作为评判依据。这一规定催生了一批如《商场现代化》杂志等冒充学术核心期刊的出版物,它们以金钱交易为手段,见稿即发,四年间仅版面费收入就达数千万元。这种现象利用学术和杂志的便利,轻易实现了敛财,实为值得深思。尤其是对于掌握教育、研究部门大权的领导,更应进行深刻反思。设想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依照这种模式,我国的高等学府真的能培育出符合标准的人才吗?难道我国的大学不会逐渐走向衰落吗?

易中天教授的言辞或许略显尖锐,某些媒体甚至称之为“炮轰”,然而,正如俗语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相关部门理应进行深刻的自我审视。作者:付瑞雪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