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一中学全景。
在课堂上,教师倾注心血进行授课,学生们则全神贯注地聆听。2月27日,记者踏入邵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邵阳市一中”),切身领略了该校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充满活力的青春气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树立德行。要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指导方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培育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邵阳市一中坚守“厚德、博学、健体、尚美”的校训,通过实际行动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致力于培养出身心强健、人格健全、个性丰富、视野宽广、学识渊博的学生。
创新打造“十问”课堂,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同学们,你们是否了解宝庆古城的规模?又知道邵阳现今有哪些地标性建筑呢?在邵阳市一中高二2106班,肖洪文老师正在为同学们讲解《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这一历史课程。他采用提问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邵阳地区的历史文化演变邵阳县一中,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十分热烈。
杨易军副校长阐述道,此乃我们致力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尝试的“十问课堂”创新模式。所谓“十问”课堂,即以问题为核心,将精心准备的十个问题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对十名学生进行提问,师生共同在问题的深入探讨中达成教学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发展应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并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邵阳市一中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核心任务,全面实施“十问”课堂教学模式。该校召集各科教师共同进行备课,以每个课时的问题设计为核心内容;依托教研部门,推进“十问”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入研究;并设立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岗位,以此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实施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以收集他们对“十问”课堂的看法,并据此不断优化和完善“十问”课堂的教学模式。杨易军如此表述。
在过往的课堂时光里,教师手持教材传授知识,我们则热衷于标注关键内容。而现在,在深入讨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点自然而然地被我们铭记于心。高三2007班的学生曾喆妮向记者透露,去年学校推行了“历史自主课题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通过查阅书籍、向教师请教以寻求答案,这一过程充满了乐趣。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校园洋溢着青春朝气
漫步于邵阳市一中的校园之中,学生们面带笑容,其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四周空气中,青春的气息弥漫,生机勃勃。
“现在学习任务这么重,学生如何缓解学习压力?”记者问。
来吧,我带你一同去参观一番。跟随副校长杨易军的脚步,记者抵达了该校的学生心理发展中心,那里设有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以及心理沙盘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一应俱全。
心理老师梁珍与学生小王正在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
班主任提及,起初小王入学时显得焦虑不安,对于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持有抵触情绪。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心理辅导,小王脸上露出了更多的笑容,在课堂上也常常主动举手发言。
邵阳市一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学,对新生进行心理评估,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并打造了一套融合基础课程、指导课程及实践课程在内的幸福心育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通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5.25心理健康主题日、心理知识讲座以及“心灵之约”广播节目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至课外时间。
学校特别安排了三位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他们负责指导寝室长以及班级心理委员等,鼓励他们主动留意同学们的心理状况,以便能够迅速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梁珍这样说道。
邵阳市一中在漫长岁月里未曾出现任何恶性心理问题或校园欺凌现象,连续多年荣获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并在去年荣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荣誉。
注重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欣泽毕业于邵阳市一中。初入高一,他的成绩在班级中并不突出。然而,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以出色的成绩成功考入重庆大学,令班主任惊叹不已:“真没想到!”
李欣泽并非一个特别自信的孩子,他的父亲这样说道。由于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他对学习逐渐失去了热情,对未来也抱持着不太高的期望。在音乐课上,李欣泽演唱了一首《油菜花》,这一幕引起了音乐老师郭鸿的注意。郭鸿观察到这个顽皮的孩子对音乐怀有非同寻常的热爱,于是便给予他鼓励:“你拥有歌唱的天赋,未来必定能够有所成就。”郭老师的不懈鼓励与支持,使得李欣泽重拾信心,坚定地追逐梦想,并成功考入心仪的学府。正因有老师三年的悉心守护,李欣泽在叛逆时期仍能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寻回自信。李欣泽的父亲感慨道。
像这样的故事,在邵阳市一中比比皆是。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坚持“多元化成长”的教育理念,精心设置了众多兴趣与特长培养课程,涵盖书法、绘画、合唱等多个领域。众多学生因此得以进入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的学院深造,并找到了与自己兴趣相契合的发展道路。
在邵阳市一中,教师们眼中并无所谓的“差生”,每位学子都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股票”,关键在于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唤醒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欧阳铁光校长如是阐述。
【基层声音】
邵阳市第一中学校长欧阳铁光:
秉持党的教育理念、肩负国家的培育重任,致力于培育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这既是我们的庄严使命,也是我们持续奋斗的目标。
首先,要培育那些肩负使命、胸怀壮志的追梦人。其次,要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最终,使他们的青春梦想、远大志向与时代脉搏、国家发展保持同步。
第二点在于培育那些懂得珍惜光阴、勤奋不懈追求梦想的人。我们要鼓励学生们踊跃投身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中,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推动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发展。
第三邵阳县一中,我们要培育那些充满阳光与自信、积极向上的追梦者。我们要激励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无论遇到多少风雨,都能以歌声相伴,展现出笑容满面、眼神明亮、步履稳健、心怀爱意的风采。
【记者手记】
立德树人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郑丹枚
在邵阳市一中的采访中,记者深刻体会到了学生们青春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少年有智慧,国家亦随之智慧;少年有力量,国家亦随之强大。”这句话在心中回响。学生们怀揣理想,肩负责任,拥有自己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这些特质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青少年时期,人生正值成长的关键阶段,犹如拔节孕穗,亟需细致的引导与培育。邵阳市一中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学校德育资源,全力打造育人篇章,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学校致力于挖掘学生的亮点,为同学们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还为学生未来追求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一代怀揣理想、肩负重任,如此,国家将拥有光明未来,民族亦将充满希望。在恰当的教育指引下,青少年必能健康成长,茁壮成长,于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们将信心满怀、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