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期公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那么,这次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都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呢?对于未来的语文教学,我们又应当如何进行授课与教学呢?教育小新将对此进行详细解读,敬请关注。
一、课程性质
语文教学涉及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是一项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它既强调工具性的应用,又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小学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特征。
二、课程理念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三、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包括学生在主动参与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所构建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的语言运用场景中展现出的能力。这些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力的综合反映。
四、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任务群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展示。这些任务群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构成,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具备情境模拟、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的特点。
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度持续增强,划分成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组小学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在这些任务组中,
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在第二层中,我们设立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以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五、课程实施
教师需深刻领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核心思想,掌握学生核心素养成长的基本法则,依据课程设定的目标、内容以及学业质量的标准,创新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特有的教育价值。
这里,教育小新给老师们提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第一,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小贴士1:
教师们需深入领会核心素养的深层含义,全面掌握语文教学在育人方面的核心价值,强调文学承载道德、文化塑造人的理念。他们将立德树人之道视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使命,并在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认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累丰富的文化积淀,提升文化自信心。
同时,教师们需关注于学生在识字与书写、阅读与欣赏、表达与沟通、梳理与探索等方面的成长,致力于增强他们的核心能力。
第二,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小贴士2:
在教学中,老师们要注意:
为了准确把握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学习内容和教学指导,进而,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策划出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
强调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融合,重视听、说、读、写技能之间的相互关联,致力于实现语言运用、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以及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等多维度、多层面的全面发展效应。
注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第三,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小贴士3:
构建学习氛围,教师们能够运用随处可见、无所不及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际机会,指导学生们关注家庭、校园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提升在各类场合运用语文的自觉性,唤起学生们探索和解决疑问的兴致与热忱,并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和社会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
第四,我们需要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演变,同时积极寻求语文教学与学习方法的创新。
小贴士4:
教师们需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用语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洞察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及交流表达等方面产生的深远作用,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需准确评估信息技术可能对阅读习惯、书写技能、深度思维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善于发挥其优势,规避其不足,合理运用,防止过度沉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