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群团组织

南昌高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5-07-04 07:02|栏目: 群团组织 |浏览次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构建教育强国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根本任务,故而必须将教育事业置于首要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致力于提供令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南昌高新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亦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为重大的民生工程,致力于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该区近年来积极推动“教育强区”和“人才兴区”两大战略,致力于实现“学在高新、争创一流”的宏伟目标。在此过程中,教育投入持续增加,中小学的教学与教育质量逐年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也随之不断提高。该区已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优秀县区称号。教育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正逐步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方向快速转变。

加大投入 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教育构成了民生的根基,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近些年,南昌高新区致力于增强教育硬件水平,新建和扩建了多所学校,显著提升了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从而更充分地满足了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教育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年前,航空城尚是一片荒芜的黄土、一片泥泞的沼泽。那时,校区建设才刚刚起步,我们亲眼目睹了教学楼、宿舍楼和一座座场馆从无到有地矗立起来。我们曾经历过没有自来水、没有空调的艰苦岁月,21位教师在那时既负责教学又参与施工,学生人数也从最初的3名增至500多名。谈及学校的建设过程,江西师范大学附属航空城实验学校校长李强不禁感慨万分。

南昌高新区航空城学校的变迁,充分展现了该区域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持续增加投入、稳固发展根基的努力成果。“十三五”规划期间,该区域以每年至少增设一所学校的节奏,成功新建了10所基础教育网点学校,校园建筑面积增加了15万平方米,同时新增了2.2万个学位。

我们引入了诸如三中、二中、二十八中、南师附小等众多省市知名学校;近期,更是与江西师大展开了紧密合作,共同设立了江西师大航空城实验学校以及师大附中瑶湖校区二部,使得辖区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便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我们还创建了高新三中教育集团,并在昌东二中设立了三中班,同时派遣了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为原有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南昌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熊炜说。

基础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南昌高新区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已由过去的民生投入中的5%增至去年的52.5%。今年伊始,该区域便开启了五个教育项目的建设,包括投资约8.2亿元的南昌三中高新校区综合楼扩建、暂命名为高新区第三中学的新校舍、暂命名为高新区第五中学的新校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装修工程以及附属高中的新建工程。这些举措使得教育用地面积增加了27.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增加了22.5万平方米南昌三中高考喜报,班级数量增至231个,学位数量达到1.1万个,有效提升了学位供应能力,并进一步稳固了“解决大校额、大班额”的成果。

多措并举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独木不成林,群芳争艳春意浓。南昌高新区采取多种策略,持续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努力推动学校朝着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深度发展,逐步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南昌高新区教育改革_南昌三中高考喜报_教育强区人才兴区战略

江西师范大学瑶湖分校二部校长刘星,在亲自陪同教师们对即将步入初中的91名学生进行家访之后,为这些学生精心设计了“六条赛道”——包括传统的升学高考赛道、国防教育赛道、艺术体育赛道、国际交流赛道、职业技能赛道以及科技创新赛道。“与以往师大附中的精英教育模式不同,我们在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就是要深入基层,肩负起这份社会责任,让教育之声在这里回响。”刘星这样说道。

南昌高新区内,诸如“六条赛道”这类的特色教育项目比比皆是,诸如南师附小高新校区的“五色体育”、南昌市田家炳学校的民乐团、南昌二中高新校区的农耕厨艺社团等特色学校,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教育领域百花争艳的生动画面。

今年,南昌高新区不仅致力于“双减”政策的实施与成效,还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对学生作业量、课堂教学质量以及课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持续加强和细致化管理。一方面,通过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率,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实施了“5+2”课后服务模式,开设了特色课程并组织了社团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放学钟声敲响,南昌高新区第二小学的美术课堂、书法教室以及武术馆等区域依然充满了活力。学生们或是挥毫泼墨,或是舞枪弄棒,或是潜心研习书法,或是观赏电影,或是吟咏国学经典,每个年级的学子都沉浸在各自的兴趣之中,忙碌而快乐。学校不仅在课堂上舍弃了单调重复的作业模式,并且精心设计了富有创意的特色作业,同时,还专门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有效地补充了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

南昌高新区近年来持续强化学校德育品牌及思政课程的建设,积极推进革命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课程教育;同时,实行体育美育“晒课表”制度,确保体育美育课程全面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此外,该区持续加强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使用、阅读物选择及体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五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成效。

外引内培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构成了国家进步的坚实基础,而教师则是推动教育进步的核心力量。肩负着为祖国培育人才的重大使命,教育工作者们始终不懈。南昌高新区长期秉持师德与师能并重的原则,致力于构建全省领先的教师团队,并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科学化、全面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

该区域持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近年来相继举办了“年度教师”评选以及“七优”评选,塑造了一批先进模范,营造了学习先进、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积极氛围。同时,严格执行全体教师的师德考核制度,把师德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定、优秀评选、选拔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环节的必备条件,持续加强以师德为核心的师德榜样引领作用。

在师德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教师能力进一步提升。去年,该区成功评选出25位第二批区级学科带头人,并成立了26个名师工作室,以此推动全区教师共同进步;举办了第四届“崛起杯”教育教学竞赛,共有162名教师获奖;还组织教师参与了“班班通”等省市各级各类活动,近500名教师获奖,充分展现了高新区教师的优秀风采;此外,严格执行教师培训计划,全年共组织了55批次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培训教师达3550人次,实现了100%的覆盖率。推动教师参与省级及市级课题申报活动,最终实现101项课题圆满结题南昌三中高考喜报,254项课题顺利获得立项批准,另有36项课题成果荣获南昌市优秀课题成果奖项。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南昌高新区将致力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将师德师风作为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指标,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期机制。通过“年度教师”评选和师德考核等手段,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讲述好高新区的教育故事,树立一批师德楷模,激励教师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安心从事教育工作,严于律己,乐于奉献。此外,还将举办高新区第五届“崛起杯”教学竞赛,通过国家培训、省级培训、远程教育、名师工作室、挂职锻炼、高级研修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巩固教师的教学基础、学科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技巧,全力培养高新区的教学名师。(刘磊)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