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新闻

高考语文结束!名句默写成考生滑铁卢,作文却非热议焦点?

发布时间:2025-07-09 18:02|栏目: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

高考语文科目考毕,舆论界顿时热闹非凡,众人的视线几乎都被那篇被誉为“难以理解”的作文所吸引。大家纷纷讨论民国时期文人的深奥文风,然而似乎并未注意到,真正让众多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感到沮丧的,其实是那道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的名句默写题目。

作文结束还是开始高中_看图写诗题型变化_高考语文名句默写题

今年的考试中,默写部分,尤其是第二卷的“观图赋诗”,简直成了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一卷的荷花图尚且显得亲切,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几乎成了送分的保障。然而,第二卷的情况又是如何呢?那幅描绘两岸青山、一江春水、一叶扁舟的图画,瞬间让考生们陷入了类似于“薛定谔的猫”那样的两难境地。

看图写诗题型变化_高考语文名句默写题_作文结束还是开始高中

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李白、苏轼、柳宗元、张继等人的诗句,每一句都似乎恰到好处,却又似乎少了那么一丝韵味。是李白的“两岸青山夹岸立,孤舟一叶随日边行”所蕴含的活力?抑或是“两岸猿猴啼声不断,轻舟已渡重重山峦”带来的畅快?又或是“孤舟远去影渐消,只见长江水天相接”流露的忧伤?亦或是苏轼“小舟从此远去,江海之中寄托余生”所展现的豁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表达的孤独,与张若虚“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所流露的思念之情,似乎有着某种联系。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题_看图写诗题型变化_作文结束还是开始高中

这幅画作表面看起来逼真,实则充满了抽象感。画中的青山、碧水、小舟等元素,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然而每首诗所呈现的意境、情感以及着重点却各有千秋。它描绘的是舟行之潇洒,抑或是孤舟之寂寥?是表达对山水的悠然情怀,还是抒发江湖漂泊的无奈心境?面对这幅画,考生们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却又仿佛一切皆虚幻,难以捉摸。记忆中诗句接连涌现,每一句都好似与眼前景象相契合,然而又总觉得有些不协调。

这道题目,与其说是对记忆力的考验,更倾向于考察理解力和分析能力。它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熟记诗句,还必须准确把握诗句的精髓,并将其与画作所表达的意境相契合。这样的要求对考生的文学修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

这几年来,名句默写题型经历了从直接默写到理解性默写,再到开放性默写,直至如今的“看图写诗”等不同阶段,这一系列变化不断向我们昭示:高考语文正逐渐变得生动活泼,对考生能力的考察也更加侧重,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运用能力。为此,考生们必须广泛涉猎各类读物,深入领会其内涵,才能在如此变化多端的考题中自如应对。

这道题目的解答可能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准则,然而作文结束还是开始高中,对解题过程的深入思考作文结束还是开始高中,实际上是对古典诗词的一次深刻感悟。这使我们意识到,研习古诗词,不应仅仅满足于机械的背诵,更要倾注心血去体会诗中的景象、情感以及意境。唯有如此,方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亦能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刻地领悟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于考生们而言,这道题目的难度,或许正是他们成长历程中的一笔珍贵财富。你感觉,这幅画与哪首诗最为契合呢?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