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4年首批迁入新校区的学子,亲身见证了学校的逐渐壮大。位于初夏时节的遵义医科大学,校园内洋溢着盎然的生机,预防医学专业的2014级学生叶学天面对记者时,不禁感慨万分。遵义医科大学所在的遵义大学城坐落在遵义市新蒲新区的东北部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规划占地一万亩,投资总额达到大约一百亿元人民币,能够接纳超过十万的师生,成为该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十年前,新蒲新区正式挂牌,标志着在一片未开发的土地上,开始了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四宜”新区的宏伟征程。教育,作为备受群众关注的公共服务之一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构成了新蒲新区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提升该区承载能力、集聚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新蒲新区于2012年伊始便着手规划并建设了遵义大学城。在建设过程中,遵义大学城始终秉持高起点规划的原则,致力于高标准建设,实施高水平管理,提供高质量服务,成功塑造了遵义市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前沿,进而成为全市“教育科创中心”的亮丽名片。遵义医科大学自2014年迁至此地后,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师范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院校以及遵义奥体中心也相继落户,遵义大学城因此汇聚了高校科技和人才资源,成为推动遵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并在构建200万人口的核心城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坚实的支持。遵义大学城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为辖区输送了众多杰出人才,还丰富了教育文化内涵,更是在新蒲新区确立了其作为全市教育科创中心核心地位的基础。新蒲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石崇军这样说道。与此同时,与遵义大学城并肩前行的,还有新蒲新区在幼小初高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
遵义大学城的投入使用,为新蒲新区在遵义市教育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图片由遵义大学城提供)
自2014年起,新蒲新区累计投入资金约40亿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学校,并致力于提升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水平。回溯到2009年新蒲新区成立之时,该区域内仅有幼儿园4所、小学28所、初中9所、高中2所。目前,我国境内设有81家幼儿园、59所小学、10所初中以及3所高中;29个居住区均配备了公立幼儿园,学生总数已由19995人上升至51572人。自2015年9月起,新区每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净增学生数均为5000名。新蒲新区教育科技局基建科副科长晏忠表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新区计划增设33所学校,提供超过3万个学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天立学校等众多优质民办学校的加入,为新蒲新区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入学选项。这一变化促使新区的教育事业由注重规模扩张转向了提升教育品质的轨道。当前,小学教育正全面提高质量,初中和高中正朝着优质方向发展,学前教育正实现普惠化,同时引进了优质的民办教育资源,新蒲新区的教育事业正逐步构建起“民办与公办并行,民办与公办相互补充”的和谐办学态势。该文将发表在《当代贵州》2019年第21期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徐春燕
编辑 哈文丽 周梦蝶编审 王铁清 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