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新闻

百年名校邵阳县一中搬迁风波:土地易主负债累累,教育困境待解?

发布时间:2025-07-03 01:03|栏目: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

湖南省邵阳县一中,这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学府,长期以来一直是邵阳县最优秀的高中之一。然而,2004年发生的一场“搬迁风波”不仅导致学校失去了众多优秀的教师,还使学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2003年,邵阳县一中借助银行贷款,在县城的大木山开发区购置了357亩土地,旨在建设“新一中”。随后,该校投入了近900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六年时光荏苒,原本的“新一中”土地上却崛起了一所民办学校——邵阳县石齐学校。与此同时,邵阳县一中因无力偿还贷款,被银行列入了黑名单。

邵阳县教育局局长肖桂华指出,要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推进大规模的教育事业,必须依靠招商引资这一途径。他强调,没有民办高中的参与,邵阳县的高中教育现状将无法实现。

贷款买下来的地成了别人的,却没得到一分钱

邵阳县一中的校园面积仅有不足40亩,四周被密集的民宅所环绕。在湖南省范围内,很难找到像邵阳县一中这样条件较差的县一中。自1953年搬迁至此,校园面积仅有所增加,总共扩大了区区两亩地。一位教师如此评价道。

邵阳县一中拥有3000余名师生,但仅有一栋教学楼,显然无法满足高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3个班级的上课需求。因此,原本用作实验的科教楼被改作教学楼使用,甚至有班级被安排在租用的男生宿舍楼内上课。校园内的运动场仅设有5个篮球架和一块面积不大的空地。

学生宿舍的供应相当紧张,学校仅拥有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女宿舍楼,众多女生不得不被安置在县一中租自邵阳县武装部的一栋住宅楼中。

校园规模的局限极大地影响了该高中的进步。在2002年,鉴于邵阳县一中在原地扩展存在困难,邵阳县政府决定在大木山开发区划拨357亩土地,用以建设新的邵阳县一中,并设立了“一中搬迁指挥部”。然而,这块土地并非由政府无偿提供,而是邵阳县一中通过贷款方式购置的,其购买价格为每亩约一万元。

2003年,邵阳县一中向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借款250万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土地和进行规划。紧接着,该学校又贷款280万元邵阳县一中,用以支付新增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费、防洪保安资金以及耕地开垦费,并且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国土手续办理。

2003年8月26日,邵阳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奠基仪式,标志着新一中的搬迁工程正式开始。然而,由于财政资金短缺,工程在完成土方推整后便不得不暂停施工。

肖桂华表示,彼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估,若要完成新一中的搬迁与建设,所需资金将接近一亿元。然而,邵阳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关键区域,其2002年的财政收入仅达1.15亿元。

邵阳县一中的某位教师透露,学校停工之际,时任校长陈旭阳曾考虑让教师们共同出资,以此作为抵押来申请贷款,以便重建校园。然而,陈旭阳随后因涉及经济问题受到调查并被判缓刑,此计划也随之告终。

在那些年,面对贫困县渴望建设优质学校的愿望,吸引投资兴办学校似乎成为了唯一可行的出路。2004年,来自邵阳县的商人,湖南丰都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石齐,答应投入1.5亿元用于教育事业,然而,他提出的条件是,需以300万元的价格收购“新一中”的357亩土地。

邵阳县一中的某行政职位教师透露:“在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县一中通过贷款购置的357亩土地已归属丰都集团,然而,县一中并未从丰都集团那里获得任何经济补偿。”

9月17日,肖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丰都集团以3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新一中的校址,款项已支付给了县政府。

一中已经成功购得该地块,若进行转售,相应的交易行为理应在一中和丰都集团之间展开,记者如此提问。

将资金交付给政府部门,由他们进行统一管理,一旦一中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政府将承担起保障责任。肖桂华对此表示认同,认为这属于同一件事。然而,邵阳县一中的众多教师却认为,这种情况对学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记者获得邵阳县建行向邵阳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出的《关于催促邵阳一中归还建行200万元贷款的函件》指出,2003年3月,鉴于一中进行整体搬迁而资金周转不足,我行提供了500万元的贷款援助。根据合同约定,一中应在2003年9月偿还了300万元,剩余的200万元贷款原定于2004年3月到期。尽管我行多次派员上门催促,但县一中始终未提出具体的还款方案。”

县政府给民办教育大开绿灯被指违反省教育厅文件

尽管邵阳县一中的众多师生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然而邵阳县政府以及丰都集团依然在2004年12月正式达成了协议。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尝试联系邵阳县委书记兼时任县长蒋耀华,以及现任邵阳县委办公室主任兼时任分管教育副县长的刘长明,以获取合同的具体信息,遗憾的是,记者并未能获得合同的具体文本。据知情人士透露邵阳县一中,邵阳县政府在此次合作中为丰都集团提供了众多“优惠措施”。而且,在石齐学校建设项目中,该县政府更是提供了高达290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优惠。

2005年8月,石齐学校的一期建设项目圆满竣工,随后在秋季学期正式开启招生工作。尽管该校的硬件设施堪称一流,但由于其性质为民办学校,众多学生及其家长对其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同年9月10日,邵阳县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民办教育迅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内明确指出“民办学校有权从县域内的公立学校中选拔教师,被选中的教师可以保留其公立教师的身份,一旦离职后,他们还有机会回到原公立学校参与竞聘”。

邵阳县一中债务问题_邵阳县一中_邵阳县一中搬迁风波

该文件的核心目的是确保石齐学校能够顺利从县一中吸引教师。据邵阳县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透露,2005年,县一中仅有100多名教师,然而同年9月,石齐学校便成功从县一中吸引了42位教师,其中包括一位负责后勤的副校长、一位教导主任,以及多数为40多岁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其中不少还担任班主任职务。

邵阳县一中的教师张昭(化名)透露,当时石齐学校承诺,愿意为过往教师提供年薪高达六万元,然而,若不能保留公办教师的身份,那么大多数人恐怕不会选择加入石齐这样的民办学校。

在当年的秋季,石齐学校竟然从县一中那里吸引了大量高二、高三的学生,其中不乏优秀学子,甚至年级前100名中的大部分都被其挖走。这种行为,即从其他学校挖取在籍学生,显然是违反了湖南省教育厅所发布的文件规定的。一位来自邵阳县一中的教师这样表示。

湖南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学校严禁接纳非本校在籍的学生进行寄读或借读。

肖桂华对此表示认同存在不当之处,然而他指出:“在当时邵阳县的实际情况下,难道真的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将资金投入到这里吗?若要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兴办学校,实施一些优惠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

肖桂华表示,丰都集团在邵阳的投资是出于对教育的真挚热情。他们承诺,将依照合同规定,将石齐学校十年内的盈利全部用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此外,石齐学校的收费标准与公立学校相比,也并不算高。

记者调查发现,石齐学校高中部每学期的费用共计2650元,其中包含教材费和住宿费,还需额外支付140元的校服费用以及30元的水费;而县一中每学期的费用为1900元,教材费已包含在内,另外还需支付65元的住宿费。

身为县一中的我们,这所公立学校,真不明白为何县里会不顾省教育厅的文件规定,甚至牺牲一中的利益,去扶持那些民办学校。一位在邵阳县一中辛勤耕耘了28载的老教师如此感慨。

“狼来了”还是“鲶鱼效应”

如今,在邵阳县,多数居民普遍认为县城最优秀的中学便是石齐学校。然而,邵阳县一中众多教师对石齐学校的崛起持怀疑态度,将其比喻为“狼来了”的故事。相反,肖桂华却将石齐学校比作一条“鲶鱼”,它激活了原本沉寂的邵阳县高中教育环境,促使县一中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肖桂华表示:“尽管财政资金紧张,但教育的发展仍不可忽视。若想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所满足民众期望的高品质学校,招商引资是唯一可行的途径。而要想吸引投资,就必须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

邵阳县教育局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该县的高中升学率攀升至67%,其中民办高中所提供的学位占据了高中阶段学位总数的一半左右。

据调查,尽管石齐学校为了吸引教师,提供了许多具有吸引力的条件,然而众多优秀师资仍旧因为担心其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而选择不前往该校任教。2005年秋季,从县一中被引进的42位骨干力量中,大部分人员已离开石齐学校,转而前往教育水平更先进的邵阳市和邵东县从事教育工作。

自2005年起,我们学校流失了大量优秀的教师,导致众多学科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目前,地理教师每天需承担六节课的教学任务。此外,由于学校的教学条件不尽如人意,许多优秀师范生也不愿加入一中的教师队伍。

肖桂华坦言:“校址搬迁未能如愿以偿,石齐学校的建立对县一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谈及县一中因“搬迁风波”所背负的债务,肖桂华表示,“我们绝不可能让一中独自承担还款责任,财政部门将会负责,但这个过程需要逐步推进。”

调查结果显示,在2005年7月举行的一次县委常委会议上,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一中搬迁所欠的所有债务,应由财政部门承担兜底责任”。

肖桂华指出,在2009年,县政府成功偿还了县一中在建设银行的350万元贷款,这使得县一中从黑名单中得以移除。目前,县内已形成共识,将高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县一中的发展,置于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肖桂华透露,县一中的发展规划已初见端倪。县里计划对一中周边的46户民居实施整体搬迁与安置,此举将释放出超过20亩的土地;同时,夫夷河畔那块原定用于打造步行街的30多亩平地,也将划拨给县一中用于校园建设;再者,县武装部的搬迁在即,腾出的土地也将无偿提供给县一中使用。

此外,记者观察到,邵阳县委和县政府在今年9月7日发布的《邵发(2010)11号》文件《关于推进教育强县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县一中与石齐学校将在2015年之前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然而,邵阳县一中的众多教师对此持悲观态度,他们表示,“县里承诺过的事已经提及多次,然而时至今日,四五年过去了,却未见任何承诺得以实现。”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