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劝学篇(节选)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比不上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上海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韩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懂得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嘲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氏有个叫蟠的儿子,年龄十七岁,喜好先秦两汉的散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风尚,写了《师说》来赠送给他。
苏洵
六国灭亡了,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导致自己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能从其他方面得到土地,小的方面能获得城邑,大的方面能得到城池。比较秦国所得到的土地,和通过作战胜利而得到的土地,它的实际数量是通过作战胜利得到的百倍;诸侯所丧失的土地,和战败而失去的土地,它的实际数量也是战败失去的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这些土地却不很珍惜,拿它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这样之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起床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然而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残暴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以至于发展到灭亡的结局,按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不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是对的。
齐国人未曾贿赂秦国,最终却跟着五国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齐国亲附秦国却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作为计策,才招致了灾祸。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战败三次取胜。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害,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了,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却不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国和赵国处于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力量孤单,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倘若跟秦国相比较,或许不能轻易判断。
唉!如果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向西,那么恐怕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自取下策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
刘禹锡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灵。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范仲淹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周敦颐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啊 。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是很多了!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诗词曲
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把它放置在河岸啊。河水清澈且泛着涟漪啊。不种不收,为何拿走三百捆禾啊?不打猎,为何看到你家院子挂着猪獾啊?那些君子啊,不会白吃饭啊!
砍伐辐条声坎坎啊,把它放置在河岸边啊。河水清澈又平直啊。不种不收,为何取禾三百亿捆啊?不打猎,为何看你庭院挂着大野兽啊?那些君子啊,可不白吃饭啊!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把它放置在河边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种不收,为何拿走三百捆禾啊?不打猎,为何看到你家院子挂着鹌鹑啊?那些君子啊,不会白吃饭啊!
想要起舞必定会跟随曹植的马,怀有深情应该会浸湿谢庄的衣。龙山距离万里并没有多远,留着等待行人二月归来。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杜甫
八月,秋意深浓,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上好几层茅草,茅草随风飞过江去,散落在江郊,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飘转转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
南村的一群孩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在我面前做出盗贼的行径。他们公然抱起茅草往竹林里跑去,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效果,回来后靠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云变得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得像铁板,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床头屋顶漏雨,没有一块干的地方,雨点像麻线一样密集,一直没有断绝。自从经历安史之乱,就很少有安稳觉睡,在这漫长的黑夜里,屋子湿冷,如何挨到天亮呢!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能突然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暇之时在碧溪上悠然垂钓,忽然又梦到乘船经过日边。道路艰难!道路艰难!岔路众多,如今身处何方?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那时定要扬起高帆渡过大海。
李白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上天赋予我的才干必定会有用处, 千两黄金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煮羊宰牛姑且当作乐趣, 应当一次喝三百杯酒。岑夫子, 丹丘生, 请喝酒, 不要停下酒杯。我为你们唱一首歌, 请你们为我侧耳倾听。钟鼓齐鸣饮食精美不值得珍贵, 只希望长久沉醉不再醒来。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很寂寞, 只有爱喝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 喝一斗酒价值十千纵情欢乐戏谑。主人为什么说钱少, 直接去买酒来和你们对饮。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没有音乐助兴。喝醉了也无法尽情欢乐,怀着凄惨的心情即将分别,分别时江面茫茫,月光沉浸在江水中。
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主人忘记回去,客人也不肯出发。探寻声音暗中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想要说话却迟疑不决。移动船只靠近邀请见面,添酒挑灯重新摆开酒宴。经过千呼万唤才出来,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动琴轴拨弄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弦弦低沉抑郁,声声含愁思,好像在诉说着一生的不得志。低着眉头随手连续弹奏,说尽了心中无限的心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起初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弹的是《六幺》。粗弦声音嘈杂如同急雨,细弦声音轻细好像私语。弹奏的声音嘈嘈切切相互交错,就好像大珠小珠一颗颗掉落玉盘。那声音像黄莺在花下婉转流利地啼叫,又像呜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动。泉水冰冷,琵琶声也渐渐滞涩凝结,凝结不通时声音暂时停歇。另有一种幽愁暗恨在此时滋生,这时候没有声音却胜过有声音。突然,银瓶破裂,水浆飞溅,又像铁骑突然冲出,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绸缎。东面和西面的画舫都静悄悄的没有声音,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
她沉吟着将拨子插入弦中,整理好衣裳起身,神色变得严肃庄重。她自称原本是京城的女子,家住在虾蟆陵下。十三岁时学会了琵琶弹奏,名字列在教坊的第一部。一曲弹完曾让技艺高超的乐师佩服,梳妆打扮好常被美貌的歌伎嫉妒。京城富贵子弟争着给她赏赐,弹完一曲得到的红绡多得数不清。镶着金花的银篦因打节拍而敲碎,血红色的罗裙被泼翻的酒弄脏。年复一年都在欢笑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轻易流逝。兄弟从军去了,教坊的阿姨也去世了,时光一天天过去,容颜逐渐衰老。门前变得冷冷清清,来的车马越来越少,年纪大了只好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看重利益,轻视离别之情,上个月前往浮梁去买茶叶。他离开后,我在江口守着空船,环绕着船的只有明月,江水寒冷。深夜里忽然梦见年轻时的往事,梦中啼哭,脸上的脂粉和泪水混合,纵横流淌。
我听到琵琶声不禁叹息,又听到这番话更加感慨。同样是流落天涯的失意人,相逢何必曾经互相认识!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谪到浔阳城居住,一直卧病在床。浔阳地方偏僻没有音乐,一整年都听不到管弦之声。住处靠近湓江,地势低且潮湿,周围生长着黄芦和苦竹。在这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只有杜鹃悲啼和猿猴哀鸣。在春江花朝秋夜这样的美好时光,我常常拿酒独自酌饮。难道没有山歌和村笛?但声音嘈杂实在难以入耳。今晚听到您弹奏的琵琶曲,就像听到仙乐一样,耳朵一下子清明了。不要推辞,再坐下弹奏一曲,我为你创作一首《琵琶行》。被我的话所感动,她久久站立,又回到座位上,拧紧琴弦,弦声变得更加急促。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满座的人再次听到都掩面哭泣。在座的人中谁的眼泪流得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都被泪水浸湿了。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李煜
春花和秋月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过去的事情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吹来了东风,在明亮的月光下,已经灭亡的国家实在不忍心去回忆 。
雕花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苏轼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祖国的山河壮美如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刚嫁给他,他英姿飒爽,风度翩翩。手摇羽扇,头戴纶巾,在说笑闲谈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思绪万千,可笑我自作多情,早早生出了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苏轼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端起酒杯询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上海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柳永
秋蝉的叫声凄凉悲切,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刚停歇。在京都城门外设帐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在留恋不舍的时候,船家催促着要出发。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竟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走,千里路途,江上雾气弥漫,傍晚的云雾深厚,楚地天空辽阔无边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落凄凉的清秋时节!今晚酒醒之后会在哪里呢?是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还是在吹拂着晓风、挂着残月的地方?这一去长年累月,想必即使有美好的时光、美丽的景色,也如同虚设。就算有千万种情意,又能再和谁去诉说呢?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辛弃疾
历经千古的江山,已无处寻觅孙仲谋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的舞榭歌台,那些英雄人物的风流韵事,都被风雨吹打而消失了。夕阳照着草丛树木,普通的街巷,人们说那是宋武帝刘裕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领军北伐、驰骋疆场,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
元嘉年间,宋文帝草率出兵北伐,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的功绩,却落得个仓皇失措、向北回望追兵的下场。四十三年过去了,眺望远方,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扬州路上战火纷飞的情景。怎么能忍心回头去看,如今佛狸祠下,一片乌鸦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问:廉颇年纪大了,饭量还好吗?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毛泽东
在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看湘江向北流淌,橘子洲头就在眼前。望向群山,一片红色,层层树林仿佛被染上了颜色。江水碧绿清澈,江面上众多船只争相行驶。雄鹰在广阔天空搏击,鱼儿在清澈水底游动,世间万物在秋天里都竞相展现自由的姿态。我感慨宇宙的广阔,向这苍茫大地发问,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兴衰成败呢?
曾经带着许多同伴一起来游玩。回忆过去,那些不平凡的岁月是多么的多啊。那时正当同学年少,风采才华正盛;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劲头正足。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间游泳,那激起的波浪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