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长乐朝阳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含解析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号后的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60分。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在四个选项中挑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然后将其对应的字母填写在题目编号后的括号中。注意,每个题目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并且每题得4分,总计15题,满分为60分。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能证明淀粉已部分水解的试剂是
A.淀粉碘化钾溶液B.银氨溶液C.碘水D.碘化钾
[id_340228914]
[id_167019448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作食品的漂白剂B.液氨作制冰的冷冻剂
C.漂白粉常作环境消毒剂D.硅胶可作食品的干燥剂
参考答案:
[id_663620941]
反应时,不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A.盐酸的用量减半,浓度增加一倍
B.改用粉末状的CaCO
反应
C.将盐酸的用量增加一倍
D.温度升高30℃
参考答案:
4.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
=Fe
+SO
↑+SO
↑,若将生成的气
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
硫酸钡与亚硫酸钡,硫酸钡与亚硫酸钡,硫酸钡与亚硫酸钡。
参考答案:
目前存在三组不同的溶液,分别是:①由水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混合液;②从白酒中提取出的乙醇溶液;③由氯化钠和单质溴组成的混合溶液。
的混合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参考答案:
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达到了60kJ。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则可以推断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当高于60kJ。
量可能是
A.20kJB.30kJC.50kJD.80kJ
参考答案: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铜的装置中,铜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的铜与阴极析出的铜质量相等
参考答案:
8.有五种微粒,它们分别是
40
19
X、
40
18
Z、
40
19
40
20
2+
44
20
M,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参考答案:
分析:指代相同质子数的原子集合,我们称之为元素;而元素符号的左下角则标注了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展示质子数,位于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质量数,那些质子数一致但中子数有所差异的同类原子,我们称之为同位素,依据这一标准进行分类。
析判断。
详解:、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元素,只是是原子,是离子;
、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元素,是原子,是离子;是质子数为
18的元素;所以共有3种元素。答案选B。
本题旨在检验对元素定义的理解,其难度并不高。需留意元素概念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把握元素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各个方面。
原子可分为中性原子和带电离子两种形态。值得注意的是,当原子转变为离子时,发生变化的仅是核外电子的数量,而质子数保持不变。
不变。
9.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在标准状态下,0.5摩尔的氨气体积为11.2升;同样条件下,22.4升的氦气对应1摩尔的量;而在4摄氏度时,9毫升的水含有0.5摩尔的物质;至于0.2摩尔的磷酸,其具体体积则需根据其密度和状态来确定。
PO
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首先,0.5摩尔的氨气中所含原子的总量为2摩尔;其次,在标准状况下,22.4升的氦气所对应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
该物质的量为1摩尔,氦气作为单原子分子,其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也是1摩尔;在4摄氏度的条件下,9毫升水的物质的量——
该物质的量是0.5摩尔,其包含的原子总量对应1.5摩尔的物质;此外,0.2摩尔的磷酸所含原子的总量相当于1.6摩尔的物质。
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④③②,选A。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8g的NH4
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参考答案: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vm等于22.4升每摩尔,这一数值的适用前提是气体处于标准状态,即温度为0摄氏度,压强为101千帕。
B、先求出NH4
数目,电子的数目是NH4
数目的10倍,
依据n的数值进行计算,得出n(O)的结果,再通过N(O)等于n(O)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判断。
D、先求出镁原子数目,由于一个镁原子失去2e
变为镁离子,失去电子数是镁原子数目2
倍.
解答:在非标准状态下长乐市朝阳中学,不能直接应用气体摩尔体积vm等于22.4升每摩尔这一公式,因此,对于11.2升的氧气,我们不能直接计算出其物质的量。
量不是0.5mol,所含的原子数不是NA,故A错误;
B、1.8g的NH4
含有的NH4
数目为N(NH4
)==0.1NA长乐市朝阳中学,电子的数目为
10×0.1NA=NA,故B错误;
C、n(O)等于3摩尔,48克的臭氧所含的氧原子数N(O)可以表示为n(O)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NA,即3摩尔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
=3NA,故C正确;
D、2.4克的金属镁中,镁原子的数量N(Mg)等于0.1倍的阿伏伽德罗常数NA,其失去的电子数量为——
2×0.1NA=0.2NA,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目旨在检验考生对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计算的理解,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练运用相关公式,还要深刻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关键,难度不大
实验作为化学研究的基石,下图中展示的实验手段、设备或步骤,其正确性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答案:
12.在溶液中,以下这些离子组合由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无法大量共存。
A.K
、Fe
2+
、MnO
、H
B.Fe
3+
、SCN
、Cl
、K
C.Ba
2+
、Na
、SO
2-
、OH
D.NH
、SO
2-
、OH
、Mg
2+
参考答案:
【详解】A.Fe
2+
和MnO
会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Fe
3+
、SCN
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在碱性环境中,钡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之间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它们无法大量同时存在,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以及镁离子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它们无法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选A。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 氢氧化钠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钠是电解质
C.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D.硫酸、纯碱、小苏打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参考答案: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
=Ca
2+
+2H2O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Mg
2+
+2HCO3
+Ca
2+
+2OH
=CaCO3↓+2H2O+MgCO3↓
C.氨气通入醋酸 CH3COOH+NH3=CH3COO
+NH4
D.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
═Cu
2+
+H2↑
参考答案:
澄清石灰水实际上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形态,当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钙以及水。
钙离子与盐酸中的氯化氢、硝酸钙中的钙离子均为强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应解离成离子,因此离子反应可表示为:OH-。
+H
═H2O,
故A 错误;
B.过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Ca
2+
+4OH
+Mg
2+
+2HCO3
═Mg
(OH)2↓+2CaCO3↓+2H2O,故B 错误;
将氨气引入醋酸中,会生成醋酸铵。在此过程中,氨气和醋酸均保持分子完整,不发生分解。而醋酸铵则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NH3→CH3COO-+NH4+。
+NH4
,故C 正确;
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 错误;
故选:C.
已知该混合溶液由盐酸、氯化铜、氯化铁构成,其中所含各阳离子的量浓度均等,氯离子的浓度也相应相等。
该溶液中物质的总量达到6摩尔每升,因此在这100毫升的混合液中,铁粉的最大溶解质量可达。
A. 5.6克 B. 16.8克 C. 11.2克 D. 33.6克
参考答案:
溶液中,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均设定为 x 摩尔每升,而氯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达到了 6 摩尔每升。
则该溶液中x+2x+3x的总浓度为6mol/L,通过计算得出x的值为1 mol/L,因此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100mL,从而可以推算出盐酸、氯化铜、氯化铁各自的具体物质的量。
这些物质的量均为0.1摩尔,它们分别是Fe与2HCl、Fe与CuCl。
、 Fe~2FeCl
可知,此溶液中最多可以溶解
铁粉的总量计算为(0.05摩尔+0.1摩尔+0.05摩尔)乘以每摩尔56克的摩尔质量,其结果为11.2克,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
海带和海藻等海洋植物富含碘,这种元素以碘离子的形态存在,在实验室中,
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
已知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KI==2KCl+I
回答下列问题:
在提取过程中,需明确①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萃取,③实验操作的名称为:浓缩。
F型液体中,下层部分呈现出某种特定颜色,而上层液体中溶解的主要物质是另一种成分。
从F 中得到固态碘还发生反应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以单线桥来示意②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路径与数量。
Cl
+2KI==2KCl+I
(4)提取过程中,消耗标况下Cl
56L,碘的提取率为90%,计算能获得碘______g。
参考答案:
(1)过滤 萃取
(2)紫红 KCl 分液、蒸馏
(3)
(4)571.5
通过海藻的灼烧,我们可以获得海藻灰;将海藻灰进行浸泡,则形成悬浊液;而过滤这一步骤,则特别适用于分离那些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
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过滤得到含 I
离子的溶液通入氯气,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将碘
从水体中提取碘单质时,只需挑选恰当的萃取溶剂,然后使用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进行分液操作,即可获得含有碘的溶液。
四氯化碳溶液纯度较高,能够从有机溶剂中成功分离出碘元素,据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经过过滤处理;采用萃取分液技术。
四氯化碳呈现无色液态,其密度较水为高,当碘单质溶解于其中时,溶液会自然分层,其中溶解了碘单质的下层液体显现出来。
紫色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是含有氯化钾的溶液,经过分液操作后,可分离出含有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从有机溶剂中提取。
提取碘元素,必须采用蒸馏方法,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紫色;氯化钾;进行分液和蒸馏处理。
(3) Cl
+2KI=2KCl+I
反应中氯原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碘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
化反应,用单线桥可表示为 ;
(4)由方程式 Cl
+2KI=2KCl+I
可知,消耗1mol 的Cl
,则生成1mol I
, 标况下Cl
56L 的
物质的量计算得出为56升除以22.4升每摩尔等于2.5摩尔,因此生成的碘质量是2.5摩尔乘以254克每摩尔,结果为635克。鉴于碘的
提取的效率达到了90%,据此计算,所获得的碘重量为635克乘以90%,即571.5克。据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571.5。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 个小题,共30 分)
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为D大于C,C大于A,A大于B。特别地,元素A和B位于同一周期。
A和C属于同一个族。C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恰好等于A和B原子核中质子数量之和,而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的电子数是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 倍。试回答:
这四种元素具体包括:A元素,B元素,C元素,以及D元素。
在这四种元素中,常温常压下,其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________。
A与B构成的三个原子组成的分子结构图如下所示,B与D结合时,它们的原子数量比例为1比1。
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B2D 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碳、氧、硅、钠。
(2) H2O >CH4>SiH4 。(2 分)
(3) O=C=O、(4 分)
(4)
图中展示了锂、氦、汞的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在这组图中,图①、图③和图⑤分别展示了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转变的过程。
在发射态下观察到的光谱中,图②、④、⑥展示了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转变时的光谱特征。这些光谱属于不同元素的原子。
特征谱线存在差异,因此在下图中,请以线段形式将相同元素的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进行连接。
接。
参考答案:
①⑥、③④、②⑤
在所展示的物质转换图中,A 被认定为海水中存在量最大的盐分,B 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无色透明液体,而G
水溶液作为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其中F元素是地壳中存在量最大的金属。(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以及部分)
反应条件未列出)
(1)画出A 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反应②在点燃条件下的现象是。
(3)H 转化为F 的氢氧化物最好选择的试剂是。
(4)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
(2)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产生白雾
(3) CO
(4)Cl
+2OH
=Cl
+ ClO
+ H
(5)2Al+2OH
+2H
O=2AlO
+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