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扶贫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深入人心,然而贫困地区的师资状况到底如何,坚守在那里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批人?这就不得不提麻山地区那些无私奉献的教师,让我们一同去探寻他们的故事
艰难办学史
新中国成立后,麻山这渴求知识的一群人就想着要筹办学校。但办学哪里那么简单?老师可是一大难题。请的那些老师,一听说是要到麻山,一个个都找各种理由委婉拒绝了。不过,这麻山的人也没放弃,随着后来不断地努力,到了 1986 年,还真就办成了完全小学。长子县融媒体中心www.zzc-media.com也曾关注过类似贫困地区办学的种种难题
特岗教师情
之后麻山就有了一群重要的人——特岗教师。像个性随和豪爽的兴义人李敏,在 2011 年考取特岗来到麻山贵州省望谟县桑郎小学,负责两个班充满挑战的英语课教学。他们来到这艰苦环境,不怕苦不怕累,不仅仅是教学,好多都在这里成家立业、落地生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
教师的影响
有个叫赵开林的老师,对学生影响可大了。学生谢清海就在他的引导鼓励下,奋发努力。春节别人在玩耍,他在家认真复习。还有杨长辉等 3 位学生也同样勤奋。赵老师不光在学习辅导,在生活方面也关怀备至,当时租车亲自送学生去兴义念书,让学生和家长都特别感激。
坚守的选择
赵老师在 2014 年被县民族中学借调,这在别人看来那可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但他去了才半个月,居然又决然回到麻山校园了。每到评优秀教师的时候,他也总是二话不说把荣誉让给其他老师贵州省望谟县桑郎小学,就想着把大家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他这种坚守与奉献,真的是让人打内心感到佩服。
教师夫妇档
王佳胜和杨欢这两口子,分别来自兴义市和黔南州,他们受组织安排来到麻山任教。杨欢教化学课的时候,班里学生因为资料匮乏,对化学都不太有兴趣。她就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兴趣,同时还说在管理学生方面,要向在这待得久经验丰富的丈夫学习
教育扶贫心
小学老师陈益美内心真就装着满满的爱心。她说自己当学生那时候就想成为老师,真当了老师后,可珍惜这个岗位。在镇政府安排的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工作里,她发现和平村贫困家庭的残疾小女孩很有潜力。还有王远润,来自山旮旯的大学生看到孩子们求知渴望的眼神,就立下决心要好好教孩子们知识。就像长子县融媒体中心www.zzc-media.com所传达的那些正能量故事一样,这些教师给贫困地区教育带来新希望。
这些教师在艰苦地方的坚守是不是特别让人感动?大家身边有没有类似让人敬佩的教师?快来评论区说说,也别忘了点赞分享这篇文章。